资质问答
24小时服务咨询热线
18126283219

扫一扫,关注我们
「安徽职称」安徽省职称评审的继续教育学时如何获取?
发布时间:2025-07-30 11:00:01
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所需继续教育学时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取:具体查看(https://sl.pidiqi.com/B7nuey),安徽职称评审材料免费领取薇:zjwh365(职称问题可以问我,报考各环节资料或模版,加时备注“职称”)领取。
公需科目学习
登录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官网的“继续教育”板块,选择 安徽开放大学 、 安徽大学 等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平台免费学习,每年需完成不少于30学时。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形式有哪些?
答:专业技术人员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以下形式均可:
1.参加培训班、研修班或进修班学习;
2.到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进行继续教育实践活动;
3.参加网络远程教育、移动端学习;
4.参加学术会议、讲座或访问等专业学术活动;
5.完成论文论著或科研项目而进行的专业研究活动;
6.参加行业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7.市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方式。
4.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公需科目网络课件学习,有哪些途径?
答:各级组织部门、人社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公需科目网络课件;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基地提供的网络课件;其他符合条件且在地市备案的有关单位提供的网络课件。上述任何一种途径学习的网络课件,符合当下公需科目知识要求的均可。
5.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年度学时要求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满足?
答: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可用三种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学时认定:一是通过“学时登记管理系统
”进行折算认定;二是申报继续教育学时折算认定+线上学习;三是参加线上学习。
6.专业技术人员申请学时认定时,专业科目学时与公需科目学时之间可以互相折算认定吗?
答: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自己需要,申请认定继续教育学时。满足专业科目学时要求的可折算公需科目学时,但公需科目学时,不可认定为专业科目学时。
7.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申报继续教育学时认定次数可有限制?申报后能否修改提交的资料证明等附件?
答:专业技术人员每个年度应按要求申报一次继续教育学时认定,申报提交后相关资料证明不予修改、撤销和替换。
8.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是否还向社会提供公需科目网络课件学习?
答:从2025年起,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自建公需科目免费学习平台,建设周期为一年,计划2026年底建成。建设工期内,安徽开放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4家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将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免费学习服务,课件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省有关高校教师录制的公需科目课件。
9.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网络学习路径是什么?
答:网络在线学习方式为:专业技术人员登录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进入“资讯中心”的“专题专栏”栏(或直接打开网址https://hrss.ah.gov.cn/zxzx/ztzl/),点击“专技人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继续教育”,登录后点击“前往培训平台”,选择相应培训平台后注册学习。登录注册前,学员操作指南、常见问题解答及本通知,可自行下载学习。
学时认定标准
1.发表国际/国内论文每篇可认定30/20学时
2.参与国家级课题每项可认定20学时
3.援藏/援疆/支医等基层工作每次认定20学时
4.每年累计需完成总学时90学时(公需科目≥30学时,专业科目≥60学时)。
常见问题:
1.双专科学历能否享受本科学历待遇申报职称?
答:可以。根据《安徽省人事厅关于开展1999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皖人发[1999]46号)规定:双专科毕业生申报职称可按本科毕业生对待,但必须所学专业之一与现工作岗位对口,时间从取得省教育厅颁发的双专科毕业证明书时计算。
2.职业资格能否申报相关专业职称?
答: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在部分职业领域建立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指导意见(试行)》(皖人社发〔2017〕72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建人〔2018〕67号)、《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建人规〔2020〕3号)等文件精神,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可按照文件对应相应系列、层级和专业的职称,被聘任在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上,符合晋升条件的,不需另外换证,可持证书和有关材料,按照《安徽省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要求申报高一级职称。
安徽的工程小伙伴们,2025年的工程职称评审有新规定啦!想评工程职称的小伙伴一定要提前了解!职称资料需要完整电子版可留言,已整理好文档随时可以下载。希望每位小伙伴都能顺利通过评审。
特别注意:
1、职称评审入口:(https://sl.pidiqi.com/B7Vf2u)(认准官方入口)
2、深圳职称申报系统官方入口:(https://sl.pidiqi.com/RNJ7ra) (深圳市人才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
3、广州职称申报系统官方入口:(https://sl.pidiqi.com/aIzuiu) (广州人社局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
4、东莞职称申报系统官方入口:(https://sl.pidiqi.com/ieuAje)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5、除广州、深圳或是东莞外的,广东省其他地方的职称申报官方入口:(https://sl.pidiqi.com/JNJfIv)(广东政务服务网)
6、四川职称申报系统官方入口:(https://sl.pidiqi.com/IRJbuu) (四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7、山东省职称申报系统入口:(https://sl.pidiqi.com/IvqeM3)(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
8、浙江省职称申报系统入口:(https://sl.pidiqi.com/U3YrQv)(浙江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与评审管理服务平台)
8、上海职称申报系统入口:(https://sl.pidiqi.com/Bj6Nz2)(上海市职称服务系统)
9、海南职称申报系统入口:(https://sl.pidiqi.com/zIVBzm)(海南自贸港人才工作网)
10、安徽职称申报系统入口:(https://sl.pidiqi.com/ZR3Ubu)(安徽政务服务网)
11、福建职称申报系统入口:(https://sl.pidiqi.com/iIj22i)(智慧建设人力)
12、湖北职称申报系统入口:(https://sl.pidiqi.com/qAv6Nn)(湖北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